撰文 / 傅榆翔
宇宙自混沌中诞生,星辰燃烧、熄灭,轮回无尽,而人类在这无边的时间长河中,仅是一瞬微光。然而,正是这短暂的光芒,照亮了忽明忽暗的星海,也为这片无垠虚空赋予了自我疗愈的意义。
今夜的此刻,重庆灯火辉煌,城市的脉搏在除夕的呼吸间跳动。这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盛典,也是一种文明对时间的凝视与寄望。
除夕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过往与未来;也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如何在这浩瀚宇宙中,以星辰为标尺,丈量自己的存在。
除夕:文明之书的无字篇章
除夕不仅是岁末的终点,更是通往新年彼岸的舟船。在这轮回的除旧迎新之夜,时间仿佛凝固,岁月以不可见的长卷铺展开来。
几千年来,无数个除夕的钟声与焰火为人类书写了仪式与史诗。从商代的祭天,到汉代的盛筵;从唐诗的“火树银花合”到现代都市的灯火辉煌,每一个时代都在除夕的轨迹上烙下深深的印记。
然而,除夕不仅是欢庆与期许,更是一种直面与沉思的哲学思考:
时间为何在此刻被赋予如此厚重的意义?
我们在烟花与欢笑中看到的,究竟是过往的痕迹,还是未来的曙光?
人类的命运是否像星辰般孤独,却又在孤独中找到彼此的共鸣?
当我们仰望星空,文明之间的边界悄然消失。星辰不分国界,时间的长河在每片土地上都以不同的形式被表达和记录,但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人类的眺望与颂歌。
文明的回响:从埃及金字塔到星辰大海
金字塔是对时间的雕刻,也是对永生的追求。在新年期间,尼罗河的泛滥被视为神明的恩赐。今天,除夕的烟火升空,那喷涌的光芒,是否也承载着我们对生命与永恒的诉求?
在玛雅人的眼中,时间是一张圆环的网络,每一段历史都注定在某个点上重叠。除夕的意义,正如这哲学:我们告别过去,却又一次次以团圆的形式将其带回,融入新年的愿望与祈愿中。
北欧的冬至祭礼象征光明复苏。在漫长的黑暗之后,春天的希望重新点燃。除夕夜的焰火,如同神话中的火种,点亮寒冬,标志着新生的到来。
印度的排灯节,人们用无数盏灯火驱逐黑暗,迎接光明。除夕之夜的灯笼与烟花,同样承载着一种古老的愿望:光明永恒,驱散心灵的阴霾。
犹太教的新年以吹响羊角号为仪式,强调自我审视与未来规划。这与除夕夜家族围坐共食、倾诉心声的场景如出一辙。两种文化在星空下交汇,揭示出人类对生命意义的共同探寻。
中国《山海经》中,山与海、神兽与神祇构筑了一个壮丽的奇幻世界。人类最初的哲思,是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接纳,而今,这种哲思早已突破地球的边界,延伸向浩瀚的星海。
我们是否会像《山海经》中的神兽一般,为宇宙留下自己的传说?
恐龙灭绝的最后一声呼喊,是否在某颗恒星的光芒中得以回响?
亚特兰蒂斯的辉煌,是否被某颗流星记录?
当除夕的焰火升空,这些问题仿佛在光影间变得清晰,却又因其深邃而无法触及。星辰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人类梦想的启航点。它们穿越亿万年的光芒,如同除夕夜的烟火,在短暂的爆发中融入永恒。
中国的除夕夜是一场文脉共振的仪式,也是一场辞旧迎新的叩问。它让我们凝视来路与去路,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找寻短暂存在的命题和意义。这不仅是文化共情的传承,更是人类不舍昼夜的远征。
在星辰的注视下,我们用不失传的烟火点燃夜空,为文明的漫游续写不退场的文献。我们既是历史的承载者,也是未来的塑造者。
星光无尽,历史无边。此除夕之际,愿我们在浩瀚的时空下长乐未央。
2025.1.28.
重庆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