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载浩瀚古镇人文底蕴,
百余年翩跹现代雕塑风流;
艺术智慧与产业思想互映,
创新思维与工匠精神共融;
一百名院校学子佳作时尚,
六十位手工大师名品古雅;
一场穿越时空的视觉盛宴,
一场震撼心灵的智慧风暴。
主持人开场
2024年8月28日14:00,“婺之望县、歌山画水”的五彩织锦上,定格了一幅璀璨画面——“2024(中国•东阳)第二届中国雕塑产业发展大会”在浙江东阳木雕小镇盛大拉开帷幕,文艺名家云集、创意头脑风暴、雕塑精品荟萃、活动亮点纷呈,注定了这是一场视觉艺术的盛宴,一个思想观点的碰撞平台,一部文旅产业的美丽交响,为盛夏的木雕之都东阳带来了一股艺术的新风与文化的洗礼。
亮点之一:全国近百位艺术与文旅专家,学术规格高,社会影响大
本次活动由《雕塑》杂志社、浙江菜根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东阳木雕小镇承办。国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全国美术院校教学骨干、国家/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著名雕塑家、权威文旅专家、重要艺术学者以及大量学生、媒体记者、观众总计300余人,相聚在浙江东阳经济开发区木雕小镇,共同见证了有着两千年文化底蕴的东阳木雕文化与中国雕塑教育无缝对接,共同演绎了一场优秀传统与创新思维共融、学院雕塑与民间工艺互映、新质生产力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创新发展的时代篇章。
东阳市政协副主席、发改局局长蒋国威致词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任建新致辞
东阳市政协副主席、发改局局长蒋国威首先致词,对从四面八方汇聚东阳参加活动的各界嘉宾人士表示感谢与欢迎,介绍了东阳的基本情况、东阳历史经典产业尤其是木雕红木家居产业蓬勃发展的历史,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的亮点内容和意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任建新在致辞中,认为本次活动是响应国家法规政策、推动行业发展的有力举措,《雕塑》杂志长期致力于中国雕塑艺术领域的推广与发展而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菜根集团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公益精神支持本次活动,可谓是难能可贵;并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国际交流等方面,分析了探索中国雕塑产业发展的工作路径。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以80岁高龄出席活动并热情洋溢地发表致辞,回顾了数十载致力于东阳木雕发展的过程,对东阳木雕以及中国雕塑做出了新的展望,对年轻一代艺术家予以勉励与期许。《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在致辞中,认为雕塑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探索当代艺术的先头兵,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让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呼吁各位嘉宾、各艺术家,持续发挥高质量文化艺术盛会助力城市繁荣发展的平台效应,积极探讨中国当代雕塑行业、雕塑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致辞
《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致辞
颁奖环节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钱绍武艺术研究院院长钱瑞泽、《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分别向王洪博(陆光正工艺奖获得者)、王健权(钱绍武学术奖获得者)、曾庆宗(范伟民设计奖获得者)颁发了奖杯与证书,其他嘉宾为获得银奖与铜奖的15位同学颁奖,以表彰学生在创作中的付出的心血,鼓励他们在未来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
钱绍武学术奖颁奖
陆光正工艺奖颁奖
范伟民设计奖颁奖
银奖颁奖
铜奖颁奖
铜奖颁奖
北方工业大学公共艺术研究所、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代表与木雕小镇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了教学培养及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授牌,为高校雕塑教育与文化艺术园区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出了积极尝试。
北方工业大学公共艺术研究所创作实习基地揭牌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创作实习基地揭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创作实习基地揭牌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创作实习基地揭牌
“2024(中国•东阳)第二届中国雕塑产业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开幕
亮点之二:新时代下“艺术+新质生产力”的智慧风暴
15:30开始的2024中国雕塑产业发展大会,以主题分享、圆桌座谈的形式,进行了一次多领域、多学科的艺术对话,一次艺术与新质生产力的深情拥抱,一次创新艺术与人才、生活、旅游交织与共鸣的先行先试与探索。1、艺术+生活主题(1)主题分享环节: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乔迁在《公共艺术如何助力区域发展》中,以大量事实案例阐释公共艺术如何促进所在区域的社会效益发展,带动文化进步与经济效益提升,成为带动空间生产的有力引擎、区域发展成熟的标志。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系主任罗瑾分享了《有“烟火气”的陶瓷雕塑艺术》,介绍了景德镇陶瓷大学如何邀请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及各大美院知名专家和学者授课,形成多元化教学形式、制作方式以及工艺流程面貌。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专职教授陈国华作了《艺术让生活更美好》的演讲,结合自己的创作感想,分享了艺术如何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同时认为审美水准提高了,人的精神境界也会提高。
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乔迁主题演讲
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系主任罗瑾主题演讲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专职教授陈国华主题演讲
(2)圆桌交流环节: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玉海作为主持人,围绕“艺术+生活”的主题,就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当代艺术设计与大众生活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牟文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李烜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辉,《浙江工艺美术》杂志执行社长兼总编辑郭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陆挺丰,5位与会嘉宾围绕“艺术+生活”主题,就艺术是生活的表达、艺术是生活的调剂、艺术是生活的启示、艺术是生活的传承等方面分析,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让人们在尊重和理解中使生活更精彩。
圆桌交流环节左起:张玉海 牟文虎 李烜峰 陈辉 郭城 陆挺丰
2、艺术+旅游主题锦舍文旅CE0陈卓作了主题为《星宿高田:从民宿集群到旅游目的地的运营实践》的分享,以高田坑村为例,介绍了打造华东最佳观星地、裸眼观银河的千年古村落实施与运营情况。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永健以《日本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实践、反思与启示——以濑户内、越后妻有和黄金町三个艺术祭为例》,通过艺术项目创造新的文化景观为社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引起社区民众兴趣,为社区的再造提供新的思路、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改变当地人的生活。东阳菜根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红进介绍了《新时代旅游消费观念改变与东阳木雕小镇的机会实践》,分析了当前旅游消费市场观念的转变,提出“文创+文旅=造物奇市”“教育+文旅=研学旅游”理念,介绍了木雕小镇以旅彰文、以文促旅、打造三角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休闲轻度旅游目的地的相关情况,倡导说走就走的旅行。
锦舍文旅CEO陈卓主题演讲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永健主题演讲
东阳菜根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红进主题演讲
3、艺术+人才主题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钱云可在《学院木雕教育与人才培养思考——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中,提出木雕教学与创作面临的几个问题,如传承与发扬、技术与艺术、AI技术与三维打印等,分析了回归手艺身份、探讨东方物性、感悟创作方法、强化材料品质的木雕人才培养应遵循原则。河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华在《跨界融合与创新: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雕塑艺术教育与韩国当代雕塑教育的启示》中,分析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雕塑教学的变化,以及韩国当代雕塑教学与创作情况。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王晓平在《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职业本科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着重介绍了“传承非遗技艺,聚焦民族美学,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及“大师引领、巧匠引领、赛展引领、文化引领、榜样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钱云可主题演讲
河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华主题演讲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王晓平主题演讲
(2)圆桌交流环节:由《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担任学术主持,设置了三组圆桌论坛交流:第一组、朱尚熹《雕塑》杂志主编(主持人),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谭炜,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池灏,鲁迅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学院院长洪涛,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晓春,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主任李惠东;第二组、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陈克(主持人),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尹代波,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解少勃,河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甄亚雷,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郑彦民,南开大学滨海学院雕塑专业主任庞渤;第三组、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郅敏(主持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姜涛,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魏杨博文,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赵展,南京艺术学院实验设备管理处处长尹悟铭,大连理工大学雕塑专业教研室主任刘海岸。
圆桌交流环节左起:朱尚熹 谭炜 池灏 洪涛 陈晓春 李惠东
圆桌交流环节左起:陈克 尹代波 解少勃 甄亚雷 郑彦民 庞渤
圆桌交流环节左起:郅敏 姜涛 魏杨博文 赵展 尹悟铭 刘海岸
与会嘉宾遵循“艺术+新质生产力”的会议主题,就“艺术+人才”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1、雕塑艺术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探讨雕塑艺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以及这些能力如何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创新力;创新教育实践中如何结合艺术元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雕塑艺术人才的市场需求与培养策略,分析当前文化产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以及艺术教育应如何调整培养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讨论企业如何招聘、使用艺术人才,以及雕塑艺术教育应如何与企业需求对接。3、雕塑艺术教育与跨学科融合,探讨雕塑艺术教育如何与其他学科(如科技、商业、人文等)融合,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性艺术人才;分享跨学科教育案例,展示雕塑艺术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创新成果。4、雕塑艺术教育的心理学基础,研究雕塑艺术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学生的情感、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讨论艺术教育中的心理学原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提高教育效果。5、雕塑艺术教育的未来趋势与挑战,展望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讨论艺术教育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以及如何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跨界能力的雕塑艺术人才。
部分嘉宾合影
亮点之三:象牙塔里天之骄子的“青春动力+艺术才情”
“2024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展出100余(组)件优秀作品,源自全国53所高校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的541(组)件优秀毕业生作品,包含雕塑、公共艺术、工艺美术、造型设计及数字影像相关专业方向。这些承载着艺术学子新颖创意、才华与梦想的作品,造型优美、创意新颖、手法多元、内涵深厚,由专业权威评委秉承“公正、公平”的原则遴选而来,属于优中之优。活动评选出了金奖(钱绍武学术奖、范伟民设计奖、陆光正工艺奖)3名,银奖6名,铜奖9名,优秀奖若干名,对学生予以鼓励与表彰。100件名优之作,是青春的印记,是梦想的翅膀,是新一代青年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诠释,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东阳的艺术天空。
2024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展览现场
亮点之四:民族精粹中的“非遗文化+手工艺”经典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泛雕望艺术交流展”,展出国家、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青年手工人才的木雕、竹编、竹根雕、青瓷、龙泉宝剑、铜艺、砖雕、核雕、石雕、瓯塑等方面的60余件作品,代表着中华五千年文化传统遗留下来的生产方式,弥显珍贵。作品体现出每一件手工艺制作的不统一、不规则,承载着创作者特有的情感和个性特点。每一件手工艺品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个性存在,既是可欣赏的艺术品,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的纪念物。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泛雕望艺术交流展
60件传递着温润情感的手工艺作品,彰显着泛雕塑领域的时代性、思想性、创造性,凝结着中华手工艺的技艺传承与时光记录,是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是工匠精神的传承,是历史的回声。
美好寄语
在东阳——不同学术背景的权威专家同台论道,共话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主导作用,共筑科技先行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新动能、新未来;现代学院派的创新与传统手工艺的精湛交相辉映,互生共融。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都如同一位吟者,诉说着各自有趣而美好的故事,是时间的见证,是情感的流露,是文化的传承,引领观众走进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艺术胜境,一起感受灵魂的触碰、文化的盛宴。这场艺术与文化的盛会在东阳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昭示了艺术的力量如何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为推动区域发展、促进产业振兴、繁荣文化进步起到更大作用,创造中国雕塑产业的新未来!
获奖作品
金奖
钱绍武学术奖《角色》王健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陆光正工艺奖《自由的博弈》王洪博(中国美术学院)
范伟民设计奖 《新兴木刻运动》曾庆宗(广州美术学院)
银奖
《她的手》系列 刘粤娇(广州美术学院)
《她和她的猫》朱逸 (中国美术学院)
《游牧在别处》陈姿嘉(天津美术学院)
《镜中世界》冯鹏翔(郑州大学美术学院)
《同音共律》门琬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空间折叠系列》王璐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铜奖
《将进酒》王雷声(四川美术学院)
《尺、寸、度》朱嘉璐(大连艺术学院)
《月下瑶台》杨昊(广西艺术学院)
《穿梭在其中》廖伟伦(广州美术学院)
《生的轮回》林哲正(中国美术学院)
《身既死兮神以灵》系列 刘禧洋(广州美术学院)
《自乐班》杨睿(西安美术学院)
《根脉》于长泰 (山东艺术学院)
《长生树》系列 卢修齐(中国美术学院)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