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候力果
傅榆翔的“走蛟化龙”系列龙雕塑作品是他继“异龙出关”、“宝瓶龙”、“潜龙在渊(龙隐)”之后的第四件作品,这件“走蛟化龙”不仅以其独特的图像生成和视觉效果吸引了观众和学术界的目光,还通过其深刻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引发了广泛的思考。这件作品由一个巨大的黑色龙头居高临下的构成,龙的头上长出两支金色的镂空龙角,仿佛汇聚了天地万物的灵气和能量,龙口含金龙珠,颈部下方是一条寓意“化龙”的龙卷风般的巨大盘旋水柱,整个水柱色彩幻化,水柱的最下方则由一只巨大的鹰爪强力立支撑。本文将从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图像学、雕塑创新及哲学等多学科角度,对这件作品进行深度的梳理和解析。
人类学视角
在人类学视角下,龙作为一种图腾在世界各地文化中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中国文化中的龙象征着力量、权威和吉祥,而“走蛟化龙”的过程则是一种从蛟到龙的蜕变与升华,象征着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中的成长和进化。傅榆翔的作品通过这种象征,展示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自我超越和追求卓越的心理。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描绘,更是一种对整个社会集体记忆和文化精神的呼应。
社会学视角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傅榆翔的“走蛟化龙”作品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黑色的龙头和金色的龙角代表了权威与高贵,而龙卷风般的水柱象征着社会中的动荡与变化,鹰爪则象征着稳固的力量。通过这一结构,作品传达了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寻找自身的位置与价值,同时也展现了社会变迁中的稳定因素对个人成长的支持作用。
生物学视角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龙的形象本身就具有生物学上的丰富象征。龙卷风般的水柱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龙角和龙头的设计则暗示了生物进化中的重要特征和适应性。傅榆翔通过这些生物学元素,强调了自然与生命的密切联系,提醒观众在追求自我突破和成长的过程中,不应忽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心理学视角
心理学上,“走蛟化龙”象征着个体心理的成长与自我实现。黑色的龙头代表了个体内心的力量和潜能,而金色的龙角和龙珠则象征着心理成长中的高峰体验和目标。龙卷风般的水柱体现了个体在心理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困境与挑战,而鹰爪的支撑则代表了内在力量和稳定的心理支柱。傅榆翔通过这件作品,传达了个人在心理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挣扎和突破,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图像学与雕塑创新
在图像学与雕塑创新方面,傅榆翔的“走蛟化龙”作品通过独特的造型和材质运用,实现了视觉与心理的双重震撼。黑色与金色的强烈对比,不仅在视觉上引人注目,更在象征意义上突显了权威与高贵的主题。龙卷风般的水柱和鹰爪的设计,展示了雕塑创新中的动态美感与力量感,使得作品在视觉效果上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视觉语言
从视觉语言角度分析,“走蛟化龙”这一主题本身就充满了丰富的隐喻和象征。傅榆翔通过这一主题,将个人成长与文化精神、自然力量与社会变迁等多重意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富有层次的语义网络。这种多义性的设计,使得观众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不同的视角和体验,获得多样化的解读和思考。
哲学视角
最后,从哲学视角来看,傅榆翔的“走蛟化龙”作品揭示了存在与本质、变与不变之间的辩证关系。龙作为一种古老的神话生物,既是传统文化中的象征,又在现代艺术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作品通过对龙的形象和“化龙”过程的主观描绘,探讨了个体与群体、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过程,展示了艺术创作中的哲学思考与人文关怀。
总的来说,傅榆翔的“走蛟化龙”雕塑作品不仅在视觉效果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通过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象征意义,向观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这件作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巧妙运用和现代元素的融合,不仅展现了艺术家个人的创作才华和综合艺术素养,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和精神启迪。无论是从作品的主题、造型设计,还是从材质运用和技法处理来看,这件作品都无愧为一件优秀的现代雕塑艺术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叩访。
2024.5.17. 上 海
作者简介:自由撰稿人,当代人文艺术比较和研究学者。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